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前段时间,一个准备投资通航的老板在网上看了我的文章,托朋友过来让我写份筹建可行性报告。跟他的对话很有意思,那时,正是我心情极为糟糕的一段时间。
他问,蔡总,写一篇筹建可行性报告需要多少报酬?
我说:XXXX元。
他说:能不能钱少些?
我说:我不是专业干这个的,是你托我朋友来让我帮忙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接这个活。
他说:好吧!
后续的报告写的很顺利,老板劳务费也支付的很爽快。后来,他把报告呈交给董事会,都说报告写的不错,表示对通用航空产业有足够的信心,他专门打过电话来致谢。接完电话后,我想想最初说话挺不礼貌的,不该打击一个热血于投身通用航空事业的人的热情,不管我对举国体制之下的通航产业如何看,但是一定有人会被各类宣传点燃一种通用航空事业的激情,为这个新兴的产业增加一份绚丽的色彩。只是投身到通航的人,目前都在被梦想牵引着进入后,却无不被通航产业现实折磨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把一个好好的产业弄拧巴了呢?
一、从历史渊源来看,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存在着不小的困难,举国体制办通用航空一蹴而就的模式拧巴了。
前面国家在房地产的带动下,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十年。短短十年内,城市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开发商成功的把高价房转嫁给老百姓和银行。那个时候在酒桌上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买房了吗?买几套?如果恰巧您手里只有一套房,那么您肯定遭遇过无数次尴尬。好像不买房不会投资理财,不会打算一般,直接伤到大脑里的世界观上。笔者当兵二十多年,也只有一套经济适用住房。每次回家乡,总被家乡亲人、同学、朋友当作穷人来看待。笔者倒是感觉无所谓,当兵嘛,本来就是为国家做奉献的,需要有牺牲精神。但是家人受不了这个现实,爸妈和兄弟姐妹就商量凑钱给我在老家买套房子。这事儿让我感觉哭笑不得,感觉温暖的同时,果断给制止了。可以看出,在那十年,可以说是开发商高房价洗劫老百姓三代劳动财富的十年。
汽车大面积进入家庭,也是在那十年。我们不能以阴谋论来看待石油输出国,无论大到国家,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姑且不妨以在商言商的观点来看待那些石油输出国,这样我们心里能舒服些。在中国人大面积买车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到140多美元一桶,国内汽油零售价格达到8块多一升。在这个过程中,国内三桶油对民炼和地炼进行了围剿,最后剩下三家大亨,赚得盆满钵满。去年开始,原油价格跌到40多美元一桶,按照这个下跌比例,我们国内成品油价格应该在不到3元一升,但是目前价格还在6元左右。可见,巨大的财富是全体国民创造的,但下山摘桃子的往往是国家队。这从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国民的感情。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中国过去为什么在大家一直诟病产业低端,血汗工厂,全是山寨货的现实下,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第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当时中国有世界1/6的劳动力,中国的工资成本是美国的1/30,韩国的1/20,低的可怜的工资加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使得劳动力成为保证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光有劳动不行,还要有需求,于是中国及时转向出口导向战略,当时中国穷,没有需求,国外却有广阔的需求,我们的产品只是别人价格的一半,10几年时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就连我老家种大蒜的同学都做起了外贸,向日本韩国出口大蒜,几年挣了7000余万元。近几年出口萎缩,他的公司成停业状态,窝在家里天天回忆他意气风发的那几年,或许这将会是他一生中最为美好和温暖的记忆了。第二个核心原因是中国早早引入外资,给了外资很多优惠,使得很长时间中国都是吸引外资投资的大国,同时恰逢世界经济低迷,中国利用世界石油、铁矿石等能源价格低廉的机会,一举消耗了世界资源的1/3。为了增加竞争力,我们放任坏境污染,靠牺牲环境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这相当于变向降低了资源成本。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用行政的力量将资本集中投资。外资+低价资源+政府投资,保证了中国的资本投入,这是中国高增长的第二个源泉。关于中国的技术进步,其实也在提高,只不过比较慢。因此过去三十年,我们的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成就了中国的高增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依靠要素的投入拉动经济,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
中国今天经济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是之前经济增长的动力没有了,首先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出现了断层,劳动力供给急剧下滑,其次是中国的投资回报率加速下滑,最新的数据是投资回报率只有2%,还不够利息,资本的投入没有作用了。所以国家倡导创新,经济的动力只能依靠技术进步了。但技术进步却是非常漫长系统的事情,是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因此转型的道路漫长且阻力重重。
前几天,国务院国发(2015)66号文件中重点提到了积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积极引导以通用航空为消费新时尚,要求加快低空开放,使得通用航空等传统高端消费日益普及。有专家预判,未来十年通用航空市场需求超过6000亿元,年增速近30%。飞行器制造、运营、维修、培训等各产业环节带来扩容机遇。我国有2800个县,将来每个县建设一个通用机场,投资规模将达万亿级。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一个举国体制的大手笔。
从乡镇企业,高价商品房,畸形价格成品油,到如今引导的时尚高端消费概念的通用航空,会不会借着方便老百姓出行的借口,再一次洗劫老百姓的口袋?房子多了,人口红利不够了,国家可以放开二胎生育政策。那么,老百姓的钱没有了,怎么办呢?
笔者任职的国家队前身是造飞机的,现在拓展业务到通航公司运营上。入职前看新闻,我们中美合资通用飞机生产线开工建设,不多久,飞机下线。笔者怀揣着美好的通航梦想加入了这个团队,最后弄清楚了所谓的生产不过是喷涂个机尾号,可见飞机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通用性能优良的好飞机,举国体制要想赶超人家,尚需时日。去年伴随着航展的央视2套节目还有一档重要节目,那就是《中国重器》,专门介绍中国制造。对于飞机制造业之外的行业我不了解,所以不做评论。那么就说一说我所了解的飞机制造吧。这些年飞行,跟飞机制造企业打了20多年的交道。对于民机而言,尤其是通用类飞机,研发进程不容乐观。笔者退役后任职的国有制造企业,也是笔者服役时的供货商之一,这20多年,一直生产一种机型。在此期间,研发了一种23部小飞机,为了支持民族工业,打败国外同类竞争者,选用可收放起落架的方式,局方专门在61部(《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编号CCAR-61,简称“61部”)执照系统部分修改了培训要求,可谓量身定做。尽管在这种支持下,其销售业绩并不是很好,中国制造被认可,还需要国家队付出长久的努力。与此同时,我们中字头平级的南部公司研发另外几种通用机型,倒是出了几款样机。还承担了国家水上大型飞机的项目,尽管是扩大版的某军用型水上飞机,但是毕竟大了好几号,成绩不小,整机下线指日可待。从海军选送的试飞员也已经到位,希望总要大于失望,期待国家队能真真切切的扬名露脸一次。
二、新的历史时期,供给侧改革和人民币加入SDR迅速拉起通用航空产业拧巴了。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举国体制下的通用航空将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