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通航新闻 >

经济新常态下通用航空产业 发展的协同路径与创新策略

时间:2018-04-04 19:38来源:中国通航 作者:中国通航网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摘要: 在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基于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产业定位、发展机遇、现实挑战与发展瓶颈等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努力释放市场活力,促进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的通用航空体系,以进一步活跃"低空经济",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通用航空 低空开放 协同发展 创新驱动
通用航空机动灵活,快速高效,应用范围广,与社会生产关系密切,是我国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双引擎"的共同选项。"十三五"期间,随着低空领域逐步开放和行业改革政策陆续出台,通用航空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即将迎来井喷式的快速增长发展,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将有力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创新发展。
一、通用航空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
通用航空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牵连领域广、运营涉及面多、辐射面宽、联动效应强、经济拉动作用大等特征,是新时期我国重点发展的军民融合、利国利民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通用航空现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战略。通用航空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1:80,能够在低空旅游、医疗急救、能源勘测、农林作业、电力巡查、应急救灾、人工影响天气、文化体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国外经验表明,通航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目前,我国拥有通航机场及起降点300多个,通航飞机1700多架,通航专业从业人员不足5万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整体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需各类通航飞机1万~1.2万架,全国通用机场将建成500座以上,年飞行量达到200万小时,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将会形成1万亿以上的市场空间,将形成安全、有序、协调的通用航空发展格局。
二、经济新常态下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空域管理制度与行业管理政策的全面深化改革,现阶段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既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的现实挑战。
(一)发展机遇
1、低空空域逐步开放。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空管委和各级航空管理部门通过不断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模式改革创新,,采取组织改革试点、完善基础设施、改进管控手段等积极措施,最大限度盘活低空空域资源,为通用航空飞行创造安全高效运行的空间环境。
2、深化改革释放红利。近几年,国务院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充许社会资本参与民用机场建设运营,相关部委从长远规划、空域开放、研发制造、机场建设、军民融合、市场准入、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发展通用航空的政策频频出台,为通用航空产业拉动内需、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推力。
3、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通用航空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能够助推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消费结构升级,消化过剩产能,引发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在城市管理、支援边疆、精准扶贫、物流运输等方面发挥变革作用。
4、产业市场空前活跃。我国通用航空投资增长迅速, 行业投资规模迅速壮大,目前机队规模、交付市场、运营企业等指标的快速增加。各省份相继出台了通航产业发展或通用机场建设规划,各地通用机场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升温,引发了资本、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迅速聚集。
(二)现实挑战
1、各地发展通航产业缺乏科学规划与协同统筹。我国部分地区规划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时急于求成、贪大求全,通用机场建设盲目追求高标准,通航公司业务雷同,差异化、专注化、大众化程度不高,通航产业园区同质竞争、增长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较严重,投资与产能的增长未能带来业务量的同步提升,导致产业处于无序发展的态势。
2、通航产业没有形成有效发展模式普遍盈利差。我国通航市场需求没有被激活,通航产业还没有形成群众消费基础,通航企业规模小且盈利模式单一,运营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产业潜在的巨大市场远未转化为企业的收入增长与利润回报,导致通用航空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3、通用航空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引发社会关注。当前通航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运行保障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直升机运营与私用飞行安全隐患较多,通航飞行安全风险系数较高。2015年,通航全行业发生11起安全事故 已致18人死亡。2016年国内也是通航事故频发态势,近年来民用无人机违规飞行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经济新常态下通用航空产业 发展的协同路径与创新策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