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2015年1月6日讯,“飞翔,大概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之一。从莱特兄弟开始算,我们人类飞上天空,才100多年历史。也许在明年,我们北京的老百姓,就能开着自己的飞机,去延庆看长城、去张家口看草原。”
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窗,散在张长义黝黑的脸颊上,此时的老张正靠在屋内“蝙蝠”滑翔机的机翼上,眺望着屋外的“风旗”,“等一会儿风小了,我得带着这几个客户去飞一飞”。张长义,曾经是“中国滑翔伞第一人”,去年成为中国首家飞机超市的老板,现在正在立志打造环绕北京的飞行小镇。 据《解放军报》近日报道,在2014年底落幕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上,我国目前正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海南岛,长春、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飞行管制分区进行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力争2015年在全国推开,标志着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这是张长义盼了快30年的一条新闻,“开发低空”,意味着自由飞翔成为可能,飞机也将接近寻常百姓的生活,“其实,飞机不是什么奢侈品,它是一种工具,是交通工具、也是生产工具,30年前,大家都觉得汽车是奢侈品,现在呢?谁能想到普通人就能自己买车。飞机,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30年前“找滑翔伞找到一顶帐篷”北京城北,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村温都水城东侧,有一小块停机坪,坐落在西沙工业区内。停机坪边,是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院门边的风旗,迎风招展。附近的村民并不确切知道这个院子里是做什么的,但他们几乎每天都能听见飞机引擎的轰鸣。这里就是中国第一家飞机超市,张长义是这里的老板。 飞机超市最初被舆论关注,源自2013年春天一则关于“飞机送馄饨”的网络传闻。张长义笑着说,那时候,飞机超市刚刚开业,用直升机送馄饨,只是为了向客户展示性能。 “即便是现在,中国人出门旅游都坐得起飞机了,但看见私人飞机,还是有一种‘猎奇’的心理。其实在国际上,不说欧美,就算是在韩国,私人飞机都已经非常普及。在中国,咱们还刚刚起步。” 张长义的院子里,养了几只天鹅和大雁,这个飞了快30年的老飞行员,总是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抬头看看天,“飞一会儿”几乎是他的唯一爱好。27年前,当张长义把兴趣点落在飞行上时,他自己都没想到会成为中国民间飞行领域的“头雁”。 上世纪80年代,张长义是文化部下属北京图书馆的一名普通员工。一次在慕田峪长城游历,让他见到了当时的新兴运动滑翔伞。“是几个老外在玩儿,当时谁见过那玩意啊,电视上都没演过。”对一个在胡同里长大的北京孩子来说,关于飞行的想象多半由“风筝”、“竹蜻蜓”或者“纸飞机”生发,色彩鲜艳的滑翔伞,实在是一种“脑洞大开”的极致创意。 几经打听,张长义才知道,这种能带着人飞起来的新玩意儿,叫“滑翔伞”。一个原本整天埋在图书馆故纸堆里的北京小伙,突然间被激发出对飞行的强烈渴望,他开始满大街寻找“滑翔伞”。在当时著名的体育用品商店“祥云体育”,他比划着向店员描述自己的需求,店员半懂不懂地回复:“后面仓库里好像有一个这东西,老外送来的。”张长义兴奋地跟着店员进仓库寻找,结果,找到的却是一顶“帐篷”。 “那时候,咱连帐篷都没见过,更别说滑翔伞了。” 最终,1987年,张长义用宝贵的“外汇”从几个台湾友人手里,买来了第一只“滑翔伞”。从那以后,一辆“天津大发”,载着滑翔伞,带着几个同事,每个周末,张长义都跑到燕山去“野”、去“飞”。当他操纵着滑翔伞,颤颤巍巍地冲入蓝天时,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畅快,让他笃定,这一生将与飞行难以割舍:“那种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站在北京城的土地上,几十年,看到的景都是平视的、仰视的,飞到1000多米的高度,朝下看,找熟悉的路、河、大楼,感觉太奇妙了。” 完全自学的张长义,跟所有可能的行家请教,但他发现,在国内,他自己就算是专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