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通航新闻 >

河北通用航空业能否乘势“高飞”?(2)

时间:2014-12-02 16:52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有人预测,未来几年,配套设施的严重不足甚至会拖延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脚步。“通用航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既包括空域问题,也包括机场建设问题,还包括基础设施培育,不是仅仅买了几架飞机就能解决。”王志清说。

 

  “小飞机、大事业”,让通用航空“顺势起飞”,亟需多方保障和支撑。

 

  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是配套设施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缺少通用机场也是河北省面临的突出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邯郸、秦皇岛、承德、唐山、张家口等民用机场或军民两用机场已经陆续建成投运,但相比河北省到2020年建设13个通航机场的目标,仍需再加一把力。

 

  对此,封永存建议:“省级层面要支持各地将通航机场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序列,加大对通航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对通用飞机制造、应急救援、工业服务、飞行员培训等领域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

 

  专业人才的短缺从省内为数不多的几家航空飞行学校面临的教师荒就可见一斑。

 

  “在河北省,既有飞行经验、持相关证照,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一名老师在多所学校兼职的现象很普遍,而大部分老师来自京津地区。”一位飞行学校负责人如此坦言。

 

  完善配套提高保障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按照河北省与中航工业集团签署的深化通用航空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通用飞机研发、设计、制造和通航运营服务、发展相关配套产业等领域开展合作。业内人士认为,该项合作更多侧重于研发、制造等领域,“通用航空制造业的提升可借‘外力’,产业配套则更需‘内功’。”

 

  审视周边省份,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行动。自称“没有任何通用航空底子”的山东预计明年通用航空机场将达20个以上,为弥补人才缺口,山东飞机制造企业与中国民航大学开展合作培训飞行员,该省还提出适时组建山东通用航空集团公司;河南省安阳市提出打造“航空运动之都”,一方面投入巨资培养飞行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建设林州通用航空机场。

 

瞄准京津群体,飞行培训有商机

 

  33岁的小伙子于成亮是爱飞客航空俱乐部的副总经理,这几天,有两件事牵动着他的心。

 

  “如果明年全面放开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私人飞机的飞行限制就会大大减少,如果石家庄栾城机场能顺利取得通用航空机场的资质,我们的航空俱乐部就能拿到营业证照了。”于成亮盼望着以石家庄栾城机场为主运行基地的爱飞客航空俱乐部尽快开张营业。

 

  对普通百姓来说,航空俱乐部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航空俱乐部就是教开飞机的‘驾校’,”于成亮解释说,“但学开飞机可不像学开车那么便宜,私人飞机驾照培训费为24万元/人。”

 

  如此昂贵的培训费有人报名吗?

 

  “虽然还没营业,但已有32名学员报名了。”于成亮说,绝大部分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私营企业老板。

 

  但他同时坦承,学员大多来自熟人介绍,“招生是目前我比较发愁的一件事。”于成亮分析说,一是相关政策的缺失,高端人士考取私人飞机驾照的消费欲望尚未激发,二是昂贵的培训费设下的高门槛和较为苛刻的体检指标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对于河北省来说,私人飞机驾驶培训有多大的市场?

 

  “有四分之一的学员来自北京。”于成亮坦言,据他了解,目前,河北省有4家相关培训机构,来自京津两地的高端人士是主要客户目标群体。

 

  业内人士解释说,京津两地飞行禁区、飞行管制区较多,由于交通便利,有飞行爱好的人们纷纷来到河北接受培训和体验,他们将成为河北省私人飞机培训业的主要消费群体。

 

  “京津地区跨国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工作人员往往持有航空驾照,也有航空体验、航空娱乐的需求,这些都是河北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巨大市场优势。”封永存分析认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幕拉开,河北省通用航空产业迎来了比原先更为巨大的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起步阶段,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地缘因素是河北省发展通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巨大优势,而今,随着我国通用航空产业逐步进入私人飞机的“新时代”,地缘因素又为河北省通用航空大众消费带来丰富的客流。

 

  专家预测:“作为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未来几年,唐山私人飞机培训产业将领衔发展,而服务水平的高低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

 

众多企业涌入,依法监管须严

 

  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对一个地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发展通用航空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有效路径。

 

  正是看重了这块巨大的“蛋糕”,国内不少省份纷纷出台措施争抢产业发展先机。

 

  在不久前落幕的珠海航展上,西部某省表示其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30个通航机场,虽然目前建成的只有两个,但意在争取先机。而近年来,一大批通用航空小微企业纷纷涌出,有些公司的飞机数量还不到三架,飞行人员也很少,刚刚满足通用航空公司开设审定的最低要求。“它们都等待着开放低空之后,搭乘政策利好的快车。”有专家直言。

 

  对此,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认为,很多地方政府力推通航产业,看上去十分红火,但“低空开闸”只是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从初创期向发展期转变的一个政策前提,产业环境和财税政策的不完善、行业多头管理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地方政府的盲目乐观等都是外在的制约因素。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河北通用航空业能否乘势“高飞”?(2)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