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通航新闻 >

橙色风险源:被通航机长严重冷落的乘客简报(2)

时间:2021-03-29 10:08来源:通航在线 作者:中国通航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第一篇 乘客蹬舵致使飞机降落的失控
 
       事件报告:降落阶段前排客人的蹬舵事件
 
       如果你带前排客人飞行,非常重要的旅客告之简报之一就是,手脚要远离操纵。这种状况会发生在每个飞行员身上,尤其是你赶上了不省心的神经质客人。这里就有一起NASA ASRS报告(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ASRS:Aviation SafetyReporting System航空安全报告系统)(译注:二战后成立的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是FAA邀请NASA设计的第三方平台,无关乎惩处只为信息共享,为事故和差错预防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自1976年4月15日成立以来,接收了超过1.5百万起事件报告,并实现整理和分析。图示如下)
       大家可以访问ASRS网站:https://asrs.arc.nasa.gov/ 其中涵盖了ATC/签派/机组/维修等分类齐全的分析。
(回到正文…一篇啥离奇的报告?)
 
       在我接地的瞬间,飞机突然陡然左转,但是我明明只对脚蹬使了一丢丢脚劲,来保持直行。好在飞机只轻微偏离了跑道,我还是及时修正了飞机回到跑道铺面上。我开始以为是轮子爆胎了,可能是脚蹬出的问题。
 
       在完成飞机检查后,机务非常明确告诉我,既不是转弯机构,也不是脚蹬发生故障,转弯机构非常正常。客人也许在准备降落时,不小心用脚顶住了脚蹬。这位客人是第一次体验飞行,并且表现出很显然的焦虑。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以后需要格外上心,在降落前提醒我的客人们,千万不要接触操纵杆和脚蹬。
 
       左转趋势将会雪上加霜
 
       上面的案例发生在降落阶段,同样也会发生在起飞爬升阶段,这时候,你会使用脚蹬进行飞机左偏修正。
 
       在4个左偏因素中,转矩效应和螺旋滑流因素在飞机滑跑阶段就会影响前三点飞机,需要在起飞过程中,使用右脚蹬进行修正,确保飞机沿中心线滑跑。因此,告之客人远离脚蹬,对于安全起飞是至关重要的。(译注:P因子因素在飞机爬升过程中,通过右脚蹬进行修正;对于第四个陀螺进动效应,仅适用于后三点飞机的翘尾阶段)
 
       乘客安全简报
 
       当你驾驶自家飞机时,在滑行前是否做旅客简报,取决于你自己,只需稍微花点时间就能让大家踏实一点。记住一条,按照FAR91.107,你要告之每一位客人如何使用安全带。当大家带上内话耳机后,要时刻提醒大家什么时候合适聊天,维持机舱的静默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高强度的时间段,比如起飞和降落。
 
       比如说飞行操纵,要让客人们非常清楚驾驶杆的行程范围,以及如何不影响到你的操作。如果你感觉乘客或熊孩子不听你的话,那就让他老实呆在后排。
       你该咋整?
 
       在蒙圈情况下,你其实很难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很显然,你的乘客压住了脚蹬不是你首先能想到的。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留言告诉我们吧。
 
       第二篇 搭乘活塞飞机你对乘客必做的6大简报
 
       如果你驾驶的是一架活塞飞机,这里有几件非常特殊的事情,需要你告诉你的乘客…
 
       01、机舱静默原则
 
       乘客带上耳机后,要告诉他们什么时间可以或不可以聊天,不要影响飞行员的注意力。(译注:“sterile cockpit rules”驾驶舱静默法则,起源于1981修订版的FAR121.542/FAR135.100,法规明确规定,当飞行在MSL10,000英尺以下时,严禁飞行员做飞行无关的任何事情,比如喝水或八卦。涵盖了几个关键阶段:滑行/起飞/降落等。)
       02、寻找其他飞机
 
       告之乘客随时告之其他飞机位置—他们不一定明白,目视飞行需要飞行员发现和避让飞机。
 
       03、如何使用撤离门、应急设备和安全带
 
       不像民航飞机,一般没人会帮助乘客使用撤离门和应急设备,花点时间会让他们感觉更踏实。记住,按照FAR91.107的要求,你需要向每位乘客做安全带使用简报。
       04、确保无外来物阻挡操纵机构
 
       外来物是非常令人分心和危险的,很多起事故均缘于机舱内的物品失落导致机构卡阻。
 
       05、解决晕机问题
 
       小飞机更加容易颠簸,要学会如何让乘客感觉舒适,比如不要盯牢机舱内的仪表,尽量眺望远方的天际线。
       06、操纵杆的满操作范围
 
       如果有前排乘客,要演示给他看看操纵杆的行程范围,明确要手脚远离操纵杆。
       文末小结
 
       与教员小哥的聊天,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年轻飞行员其实都有一股不服输的犟倔劲。
 
       这次华东局领导提出重要的两点:资质和应急。
 
       关于资质
 
       除了《AC-91-FS-2018-33R1空中游览》的资质要求,CCAR61.61对机长近期飞行经历要求也有明确要求,包括90天3个起落/夜间经历/仪表经历等。之前我就遇到过一位仪表小哥,几年来都只做目视任务,却一直以为自己可以飞仪表天气(参见上篇《通航IFR飞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一直认为,法规,只是用来做事后调查和总结教训用的,前提是:要有受害者。
 
 
       关于应急
 
       之前我写过这篇《老美通航老司机:俺不怕空停,咱就怵这个》,其中提过一句话:…手持检查单,与我的墨西哥室友Danial逐条消化应急程序。“ 所谓逐条消化,就是搞通来龙去脉。比如:为什么空停迫降(其实几大应急都有这条)落地前要关断电瓶!大家会忽略这个小动作,其实是至关重要的:防止解体飞机的裸露电线跳火,火花点燃遍地散开的100LL航空汽油!再加上正文提及的必须做安全带简报:你以为地球人都会玩灰机安全带,而事实是,在50加仑100LL点燃爆成火球时,他们还在琢磨:顶你个肺,这个扣子怎么解开!(参见上篇《安全带简报,通航机长你做到位了么?》)。
 
       飞机进入紧急状态,无非是飞机自身的问题,需要我们通透应急程序;
       或者气象原因,风切变/低能见度/进云…,需要我们敬畏天气;
       也可能是乘客的失误,需要我们不厌其烦的简报到位。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得知厦门的大海上空到底发生了什么,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唏嘘不已,而更是痛定思痛。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橙色风险源:被通航机长严重冷落的乘客简报(2)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