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通航新闻 >

通航飞行安全研讨 防撞线

时间:2019-11-08 11:48来源:通航航空 作者:中国通航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高压线防撞


2008年,美国运输部公布了一份航空器撞线事故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从1994年至2004年,美国共有124起民用直升机撞线事故,其中有41起为一等事故。有65人在事故中丧生,45人重伤及42人轻伤。涉事飞行员的平均年龄为43.5岁,在直升机上平均飞行经历时间为4000小时。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NTSB)在调查报告中给出的事故原因:
l 对外部环境缺乏观察 (38起事故)
l 没有与障碍物保持足够的安全间隔 (59起)
l 没有保持合适巡航高度 (9起)
l 另外19起事故涉及:错误决策(在仪表条件下继续保持目视飞行),飞行前准备不充分,飞行高度过低和选择不适合的地方降落。

 

 

 
 
有37%的一等事故是在昼间良好的目视气象条件下发生的。电线有时是非常难以被发觉的。一方面是因为人眼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电线的隐蔽性。在长时间的抖动环境下,人的行为能力会有所下降。
 
例如:人眼的振动频率范围在20-90Hz,而大多数的直升机的抖动也在20Hz的范围。光照射的角度、电线外部老化很容易使电线与外部背景颜色融为一体。另外,座舱玻璃在飞行过程中并不一直可以保持干净,这也会影响飞行员观察。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就需要飞行员能够识别不同的线,包括高压线、电缆、塔的牵索钢缆等等,并能判断线塔的位置及线的走向。
 
基于事故原因及数据分析,这份报告也给出了相关建议:
1)除非任务需要,飞行员应保持750ft(230米)以上做巡航飞行
2)鼓励飞行员反复研究航图,以及在下降高度之前,先在较高高度执行勘察程序。
3)发展低成本的撞线告警系统。
4)在合适的直升机上安装切线装置
5)促进电线及线塔安装警示标识
6)增加人为因素:如何识别电线及防撞
(以上为报告节选翻译) 
 
 
通过这份2008年国外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出,撞线和天气状况、飞行员的年龄及飞行经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且在报告中给出的6条建议中,其中只有三条是针对飞行人员的,而且这三条操作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防撞线靠的并不是技术或飞行经历,而是良好的飞行习惯、安全意识,飞行中保持时刻的警惕性和日常中养成的风险管理能力。航空器撞线不管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事故率,也是各国航空管理局想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从航空服务保障还是航空器配备各类系统、装置,飞行人员的安全意识理念才是最大的保障。一位飞行前辈曾说过:初学靠模仿;提高靠理论;成熟靠理念。拥有良好的飞行习惯,始终保持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在飞行上越来越成熟。 
 
 
附件中含:防撞线的安全意识、航空器撞线事故研究报告及塔的牵索(Guy Wires)图片。 
附件:
以下是对于防撞线安全意识的整理:
1)所有道路、河流、线杆和线塔都有电线或电缆;
2)寻找线杆或是线塔,而不是电线;
3)从线塔或线杆上方飞过;
4)养成下降高度前先进行勘察的习惯
5)下降高度时飞行速度不宜太快
6)保持至少真高150米以上的高度飞行;
7)山地飞行时,特别要留意山顶之间横跨的电线;
8)在野外作业或降落时尽可能选择背光;
9)留意高塔周围可能有牵索、钢缆;
10)建工工地附近可能有临时搭起的线;
11)合理使用(并不限于仅使用)机组资源;
12)如有条件,事先对任务地点进行地面查看;
13)飞行前了解所飞区域的最高标高;
14)意识到防撞线针对的不仅仅是电线,还包括风筝线、挂旗线缆等
15)避免未勘察区域的低高度、大空速飞行,以便留有足够的功率和空间余度及时发现和避让
未完有待补充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通航飞行安全研讨 防撞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