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无人机 >

无人机知产权保护需要司法护航(2)

时间:2019-01-28 11:14来源:无人机网 作者:中国通航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三是出台地方政府产业规范指引,通过知识产权产业政策的扶持、保护强化对无人机监管与反制技术的引领。未来无人机的监管将朝着电子围栏技术、无人机云等方向发展。电子围栏技术,就是在无人机的飞控系统中事先设置禁飞区域,这就需要将企业和官方的禁飞范围统一。无人机产业发展领先的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地方无人机产业指引政策的发布,加强对于反无人机技术及无人机安全运行的关注和投入,运用资金、利好政策等多种手段,促进涉及无人机安全性能方面的相关技术的开发、测试和部署,来更好地促进当地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四是重视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国际化问题,注重与域外无人机产业及监管方面的知识产权法律接轨,同时,积极参与对我国有重大利益影响的涉及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国际规则和制造标准、运营标准、监管标准的制定。我国应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扩大无人机产品及技术出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同时,坚持自主创新,推动我国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对我国在技术占有优势的部分,可以通过出口管制、限制收购、投资审查等方式,保护相关产业发展。如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31号关于加强部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为维护国家安全,决定自2015年8月15日起,对部分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和高性能计算机实施出口管制。同时,运用智库力量,对于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的国家与地区,及时加大对其知识产权政策与法规的研究,及时提出立法建议,保持我国在无人机知识产权立法方面的先进性。

五是完善无人机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策略。无人机企业应当及时制定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早在2013年,我国就颁布了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其借鉴了ISO9001的思路,通过高管、人资行政、基础资源、财务、信息资源、合同管理的配合,横向对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保护、保密实施规范管理,纵向通过对立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严密管控,有效的为企业节省各类成本、预警各种风险管理信息,从而达到积极创造、避免侵权,防范被侵权、守护商业秘密的成效。无人机企业应当借鉴上述规范,用好知识产权贯标保护政策,同时组建知识产权保护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无人机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知识产权联盟方式,抱团成群,提升应对外来知识产权诉讼风险,促进企业自身壮大发展。

六是强化司法应对措施。无人机涉及专业性强、产业运用领域广,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为应对该类案件在不久的将来“井喷式”发生,应考虑建立无人机纠纷专业审判庭、巡回审判法庭,将来可以借鉴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发展方向,设立无人机纠纷审理的专业法院。此外,在具体审判领域,可以考虑设立技术调查官、在专业性较强的案件中使用专家型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既有利于破解技术难题,提高司法效率的需要,也符合让人民有效监督司法,进而参与民主政治的理念。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无人机知产权保护需要司法护航(2)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