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 图:几架无人机同时在上海外滩区域航拍 图/新闻晨报 家里被拍得清清楚楚
“我所在的工作单位上海社科院毗邻一个老式小区,我看到过小年轻在小区放飞无人机,居民在家里干什么、家里有些什么,通过高清的摄像头拍得清清楚楚。”马驰告诉记者,他上前阻止了他们的拍摄,等他们悻悻然地走开后,他不禁思索:这种居民区的航拍行为是不是被允许?拍这些画面是用来做什么的?“居民们现在对电话、身份证等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很强,但对于无人机航拍这种可能泄露居民隐私的问题,到底该由谁管?”
不仅如此,马驰还特地到外地一处被无人机爱好者视作拍摄天堂的场所,进行相关调研。“越调研越忐忑,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十分高清,万一被用作歧途,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马驰认为,无人机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十分大的便利,应急救援、警务安防、国土测绘、电力巡线、农业植保和交通监控等领域,都有无人机的应用。但同时,由于立法上的缺失、监管上的滞后,也让无人机的“黑飞”(没有申请飞行空域和计划、超出飞行空域等违规违法飞行俗称“黑飞”)问题不容小觑,亟待规范。
无人机“黑飞”惹人烦
记者昨天走访了市中心的滨江区域,据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滨江地区是不允许无人机飞行的,但有些媒体单位、社会组织在确有需求的情况下,只要能出示相关部门的同意许可,他们是可以配合安排无人机航拍的。
最令他们头疼的是无人机“黑飞”,除了单枪匹马的无人机飞行,甚至有组团前来的。每每此刻,负责巡视的工作人员总会上前劝阻,多数人都能理解禁止飞行的管理规定,但也有少数人并不听从劝阻,反而叫嚣着让工作人员拿出不允许飞的规定条款出来。“区域是否可以飞行并不是我们决定的,面对这种‘无理取闹’,我们也很头疼。”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希望能够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将无人机的“黑飞”问题更好地管理起来。
除了公共空间,记者还在一些小区作了一番调查。一小区居委会书记就告诉记者,在他们管辖的小区内,就曾经发生过无人机在小区航拍后发生邻里纠纷。事情的原委其实很简单,有居民觉得小区环境不错,就用无人机在小区拍了一些视频,而后分享到了小区微信群。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底楼的居民觉得自己隐私被侵犯,在微信群和当事人发生了口角。所幸的是,航拍的画面只是拍到了院子里的花草,并没有涉及真正的居民隐私,因此在小区居民的劝阻和调解下,双方才算和解。
“不过,这也说明无人机的火热催生了新的社区治理新问题,对于小区内的无人机是否可以飞行,哪种无人机可以在小区内飞行,我们也不是十分了解。”该居委会书记表示。
登记与否全凭个人自觉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上海小年轻小区放无人机 居民家被拍得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