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通航公司 >

中航通飞曲景文:以创新引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2)

时间:2016-09-06 10:17来源:中国通航网 作者:通航网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二 是引进生产。合作生产能够快速引进成熟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学习国际先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提升自己的研制生产水平。中航工业通飞与美国赛斯纳飞 机公司合作,采取了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合作生产的方式,引进成熟产品投放市场。2012年,珠海中航赛斯纳飞机公司、石家庄中航赛斯纳飞机公司合资经营相继 签约。2013年12月18日,双方举行了中美合资赛斯纳208B飞机下线交付仪式,合资公司当年成立,当年交付飞机。目前,中美合资生产的赛斯纳 208B飞机已经成为我国通用航空多用途飞机市场的主要机型之一。2013年,珠海生产基地加快组建合资公司的步伐,首批奖状公务机于2014年珠海航展 期间交付用户。

  三是联合研制。联合研制既能发挥自身已有的技术水平,又能通过国际合作 提升自己的能力。中航工业通飞在国际并购和合作生产的基础上,与国际先进机构联合研发,开展风险合作。2015年7月与法国飞鲸控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 议,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面向全球交通运输市场,开展重载飞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目前,浮空飞行器的发展已明确纳入中航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是中航工业通飞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十三五”期间,中航工业通飞将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在国内打造唯一的大型浮空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是通过国际合作, 研制生产60吨级的重载飞艇,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开展销售与服务;二是创造条件发展载人飞艇,满足国内航空旅游等市场需求,形成产业规模;三是巩固发展系留 气球等优势项目,拓展特种用途的市场空间,完善浮空飞行器产品谱系。此外,中航工业通飞正在探索与国际先进机构进行合作,联合研制先进公务机,占领通用航 空的高端市场。

  通过国际合作,中航工业通飞不仅在通用航空器的研发制造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上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显著提升了自身的能力,迅速跃入通用飞机制造的全球第一梯队,实现弯道超车。

 

  自主研发,迈向产业发展高端

   先进技术和自主产品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通用航空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要通过自我掌握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来体现。国务院《关 于促 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新能源飞机、轻型公务机、民用直升机、多用途固定翼飞机、专业级无人机以及配套发动机、机 载系统等研制应用。中航工业党组《关于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决定》提出, 到2020年,具备研发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实力的通用航空主流产品的能力。通航制造业收入挑战100亿元,交付通航产品占全球新增市场份额20% 左右,占国内新增市场份额40%左右。作为中航工业发展通用航空的主要责任主体,中航工业通飞要自觉坚定使命担当,不断提升我国通用航空自主创新能力,实 现通用航空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航工业通飞重组成立以来,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已经进行了 持续的探索。由中航通飞华北公司和中航工业特飞所联合研制的海鸥300飞机,是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水陆两栖飞机,填补了5吨级以下轻型水陆两 栖飞机的空白,提供了一种用途广泛、性能先进、适应性强的轻型水陆两栖飞机。5 座单发涡桨轻型公务机领世AG300是中航工业通飞根据我国通用航空市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的第一款轻型公务机,该机全部采用碳纤维 复合材料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速度快、安全舒适、经济性好等特点,主要针对私人飞行和公务机运营商应用。中航工业通飞、中航工业哈飞与黑龙江省共 同出资,组建了中航工业哈尔滨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专业化开展运12、运12F系列飞机的生产制造、国内外销售和客户服务等工作,提高运12系列飞机的 市场占有率。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个大飞机”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是中航工业通飞的标志性 产 品,既是国家意志,也是创新精神的体现。AG600飞机最大起飞重量53.5吨,是我国森林灭火、应急救援和海洋资源开发、权益维护的重要装备。今年7月 23日,AG600已经实现总装下线。在AG600飞机的研制中,汇聚了全国的研制力量,进行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 AG600飞机研制按照“主承制商-供应商”的“大协作”模式,中航工业通飞作为责任主体,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作为总设计师单位,中航通飞华 南公司作为飞机主承制单位,充分调动中航工业集团乃至全国资源参与型号研制,举全国之力,开展项目研制工作,打造民机产业“生命共同体”。据统 计,AG600全机共有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近120万个标准件,98%的结构及系统零件由国内供应商提供;全机783项机载成品,其中90%以上 为国内供应商提供;国内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研制。

  我们要落实国务院的 战略部署和集团党组《决定》,加大通用航空产品研发力度,成熟产品系列化扩大市场、在研产品产业化进入市场、新研产品商业化奔向市场。在 成熟产品中,要加强小鹰500、运5B、运12系列、西锐SR系列等的改进改型,拓展产品的应用范围,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在研产品中,要 加快愿景SF50、领世AG300、海鸥300等的适航取证步伐,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赛斯纳208B、奖状XLS+等引进生产飞机的国产化工作。新研产品 中,要创新研制理念,以我为主、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重点推动双发涡桨飞机、重载飞艇等重大项目取得商业成功,适时开展高端公务 机研制。针对6吨/9座以下通用飞机,特别是3吨/6座以下新型号的研制,探索混合所有制、股权激励等模式,调动多方力量,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技术成功和 商业成功。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5-10年的努力,持续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航空器的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解决方案提供商。

  两翼齐飞,以运营服务为推手

   航空制造和运营服务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通用航空产业才能真正实现腾飞。通用航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 通用航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激活旅游、商务等多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用航空作为一种消费产品,能够服务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 加快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大力拓展通勤航空、航空旅游、爱飞客综合体、航空俱乐部、航空文化创意等相关业务,创新通用航空产业形态,塑造商业模式,延 伸产业链条,引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我们要发挥传统通航作业的优势,在现有业务的基础 上,与国家应急救援、执法、气象、勘察、旅游、石油、电力等方面加强合作,不断扩大作业规模,提供优质服务,成为国家、行业用户主要提供商和运营支持服务 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老少边穷地区缺少航空一直是人民群众的心头之痛,也是地方政府的关注重 点。中航工业通飞与内蒙古政府合作,成立内蒙古通用航空公司,通过试点,逐步在内蒙全境发展通勤航空,开展以小机型、小机场、小航线、低成本为特点的航空 服务,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通过不断拓展空间和加大密度,逐步在内蒙实现“县县通、及时达”的通勤航空发展模式。新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大部分呈 大分散、小聚集的形态,可达性差,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对新疆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通用航空+旅游+x”的发展模式,进行通 用航空产业援疆,促进新疆经济全面发展。在成熟运营的基础上,内蒙和新疆的模式,将向其他地区复制推广。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航通飞曲景文:以创新引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2)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