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资料图:几经修改完善的《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有可能在年内落地。 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主任蔡军近日透露,几经修改完善的《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有可能在年内落地,正式颁布实施;国内约33%的低空空域由过去的全域管制调整为管制、监视、报告3类不同属性的管理,实行有序放开、管放结合的差异化管理模式。 所谓低空空域,通常是指真高1000米以下的空间范围,这是通航飞行作业的主要活动区域。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之后,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关的全部管理机构,均在密集酝酿、推行相关改革措施,以落实意见要求。 随着我国发展通用航空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等重大政策蓄势待发,通用航空的发展前景变得令人期待。与此同时,我国通用航空法律现状远远落后于现实需求的实际日益凸显。多位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表示,完善我国通用航空立法问题,确实迫在眉睫。 立法滞后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2009年以来,我国通用航空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截至目前,全国共有通用航空企业268家,相比2009年的103家净增165家,增长160%;在册通用航空器2210架,较2009年年底的907架增加1303架,增幅143%。其作业能力也持续提升,2014年通用航空作业飞行总量为67.5万小时,较2009年的32.9万小时增长105%。同时通航专业队伍不断壮大,通用航空直接从业人员数量已达1.3万人,较2009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6年来,通用航空业在工农业生产、抢险救灾、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这是一组看似惊人的数字,但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副教授刁伟民却指出,我国通航飞行总量和专业服务保障单位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全,行业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西北通用航空协会秘书长高理亭指出,当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虽然被普遍看好,但全部通航企业都在艰难维持。他说:“飞机生产企业由于销售市场份额有限,产能无法有效释放;飞机运营企业由于飞行员等专业人才成本高、飞机购买和飞行组织协调成本大等原因,经营效益受到极大限制;通用机场或通航产业园区投资企业由于缺少足够的驻场飞行企业和配套产业,短期很难收回投资,负债经营;各类作业市场由于缺乏政府统一规划、培育和引导,企业间恶意竞争,产业市场畸形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或单位均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拉动产业整体前进。”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多样,但究其根本,我国通用航空立法不完善难辞其咎。 “显然,良好的立法能够为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环境,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但目前通航相关法律法规尚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栾爽说。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师张望平也认为,与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我国通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十分粗糙,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善甚至欠缺。 国家立法层面规定过于笼统 “当前我国通用航空法律制度主要由国家立法、行政法规、民航规章3个层次构成,这3个层次都存在一定问题。”栾爽说。 在国家立法层面,我国现有调整通用航空的立法只有民用航空法,且其中仅以第十章共6条的形式规范通用航空活动,一直备受“吐槽”。 “民航法中关于通用航空的规定内容过于笼统,无法为通用航空法规制定提供科学指引。”栾爽说。 “通用航空立法位阶低,只有民航法中6条规定,内容少且规定过于原则,缺乏类似通用航空法、通用航空产业租赁法等高层次立法,不利于通航产业发展。”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通用航空法研究所副所长燕福民说。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低空空域有序开放 通用航空法律法规粗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