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通航新闻 >

解读|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开辟“急救新通道”(2)

时间:2019-03-24 20:43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中国通航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记者:在为期近2年的试点期限内,如何检验试点的效果?
    
答:为了保证试点取得实效,形成闭环式管理和持续性改进,《方案》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机制,由民航局、国家卫健委定期开展绩效考核,每半年组织一次,试点单位也及时反馈工作建议。民航局、国家卫健委将根据试点工作实际,对试点范围、内容等实施动态调整,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多举并措  
做实航空医疗救护发展基础
   
记者:此次试点把“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机构开展航空医疗救护业务相关标准及规范体系”作为目标,那么,标准化建设对于航空医疗救护工作究竟有何推动作用?
    
答:相对于通用航空的其他业务类型,航空医疗救护作业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除了对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对服务流程和规范化操作的要求会更高。因此,标准化建设是规范航空医疗救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障航空医疗救护服务质量,提高航空医疗救护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发达国家开展航空医疗救护的经验来看,标准化建设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欧洲航空安全局、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德国标准化协会等均发布了航空医疗救护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从航空医疗救护运营人的运营条件和管理能力、航空人员资格和训练要求、航空器最低性能限制、设备配备及其技术参数、运行程序与操作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国民航局于2018年也发布了《直升机医疗救援服务》和《航空医疗救护飞行服务规范》两份规范性文件,从运营条件、航空器性能、机载设备性能、人员资质、作业实施程序等方面,对航空运营人开展航空医疗救护提出了基本要求。但总体来看,我国航空医疗救护标准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机制还未建立,尚不能发挥标准化工作对这一跨行业、跨领域新业态的支撑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做好航空医疗救护标准化建设工作。
    
记者:除标准化建设外,还应从哪些方面着力,才能将《方案》预期效果达到最大化,进一步促进航空医疗救护工作在我国的应用?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方案》对航空医疗救护试点的开展作出了统筹规划,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落实《方案》还有大量基础性、实操性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
    
首先,建议有条件的地区自愿配套相关激励政策,加大对航空医疗救护体系建设、运营和基础设施投入等的支持力度;同时,可以遵循市场化原则,向相关通用航空企业购买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及保险机构参与合作,支持航空医疗救护飞行员、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方案》明确要求试点地区民航部门和卫生部门基于医疗基础资源、经济社会环境、通用航空发展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应急处置预案,细化任务措施,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人,确保试点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真正达到试点效果和目标。对可复制的试点经验也要及时予以总结、提炼、推广,上升为全行业经验,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第三,打造航空医疗专业人才队伍是提升航空医疗救护服务能力的关键。目前国内开展航空医疗救护活动的医疗机构、通用航空企业较多,但兼具航空、医疗专业知识,且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专业人员少,航空医疗救护专业人才队伍的基础十分薄弱。试点相关单位应依据《方案》中提出的医护人员的标准和条件,开展实训,提升航空医疗救护服务能力,并结合实践提出进一步优化标准和相关要求的可行性建议。
    
第四,要充分发挥好科技创新对航空医疗救护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行业内外的专业化平台,围绕航空医疗救护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测试认证、成果转化、训练培训等专业技术支持及服务。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解读|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开辟“急救新通道”(2)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