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通航新闻 >

大幅降低通航成本 无人机500亿蛋糕引争抢(2)

时间:2014-10-31 09:15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事实上,在我国从事民商用无人机研发、生产、保障的企业和国外同行的差距总体上并不大。张峰认为,国内外大飞机的差距主要在发动机,但是在无人机领域,我国的研发者和企业在航空电子系统和整机设计上有很强的实力。“再加上我们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链配套,中国的无人机产品未来像中国家电一样销遍全球并非没有可能。”

 

  目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研发的无人机已经在“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等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中发挥作用,一些上市公司也在无人机应用领域取得了进展。

 

  根据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AUVSI)2013年的一份报告预测,2015到2025年,无人机在民用领域中的应用将为美国经济贡献820亿美元。张峰表示,“无人机的发展使得通航作业成本极大降低,效率是其他通航飞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我们可以预测未来无人机产业一定会井喷。”

 

  张峰认为,国内通航发展较慢,真正的私人飞行没有发展起来。无人机发展是另一个趋势,一开始是从航模发展而来,中国有几百万航模爱好者,已经成为燎原之势,必须要解决发展问题,而不能限制它。

 

待融入通航管理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和整个通航产业类似,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行业监管的难题。无人机管理分为三个方面:适航管理(管理飞机)、飞行标准(管理飞行员)和无线电。但国内目前还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去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下发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按照机型大小、飞行空域划分出11种情况,其中仅有操作116千克以上的无人机和4600立方米以上的飞艇在融合空域飞行由民航局管理,其余情况均由行业协会管理,或由操作手自行负责。这被业界普遍认为迈出了无人机规范管理的第一步。

 

  事实上,国际上对于无人机的管理都是相当严格的。尽管空域管理的尺度不一,但国内外对未经报备的“黑飞”都持反对意见。这种行为会威胁到载人飞行器及地面第三方的安全,并且有可能扰乱民航秩序、危害他人隐私。

 

  目前,多个国家都在抓紧出台和完善针对民商用无人机的法律和规章,我国政府是先从人员和证照管理入手。此前有消息称,《无人机空域管理规定》正在征求意见,意见稿中涉及无人机在隔离空域飞行的内容,这意味着民用无人机飞行合法化将向前迈进一步。

 

  无人机如何融入民航的通用管理系统当中?无人机和有人机如何协调发展?这些问题仍困扰着业界。张峰表示,目前国际组织有一个原则,无人机发展不应该改变现在运输航空软硬件。也就是说无人机要适应有人机的相关法规、基础设备、指挥系统等。

 

  “管理无人机要像管理汽车一样,要有生产认证、型号认证、出厂认证。”张峰透露,民航局已经出台了驾驶执照的标准,现在相关部门也在制订无人机有关的空域管理、无线电管理等方案。


 
中国通航网 www.ga.cn
通航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大幅降低通航成本 无人机500亿蛋糕引争抢(2)
------分隔线----------------------------